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中药及仁的知识,其中更加会对荖仁是什么中药进行更多的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记得关注本站!
“生仁”就是中药上的“蕤仁”。
植物名:蕤核。蔷薇科。
文献名:蕤子《本草拾遗》,蕤李子《救荒本草》,椹《药性论》,白桵仁,美仁子《药材资料汇编》,扁核子《简明中医辞典》。
地方名:马茹子(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),马力子(西北),茹茹子(山西),郁仁、郁李仁(甘肃)、生仁(上海),山桃(河南),美人子(广东),打枪子、狗奶子(贵州),芮仁。
商品名:蕤仁、蕤核仁。
处方用名:蕤仁、白蕤仁。
性味归经:甘、寒。归肝、心经。
功能主治:养肝明目,疏风散热。用于目赤肿痛,睑弦赤烂,目暗羞明,鼻衄等病症。
薏仁又名薏苡仁、苡米、苡仁中药及仁,是常用的中药.又是普遍、常吃的食物,性味甘淡微寒,有利水消肿、健脾去湿、舒筋除痹、清热排脓等功效,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。
成分:薏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、维生素B1、B2有使皮肤光滑,减少皱纹,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,长期饮用,能治疗褐斑、雀斑、面疱,使斑点消失并滋润肌肤。而且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,有利尿、消水肿的作用,也被当作节食用品。
疗效:薏仁油有兴奋、解热、止的作用,还具有消炎排脓的效用,对于癌细胞还可以抑制成长
山药属薯蓣科,多年生蔓性草本,雌雄异株,山药野生者名「野山药」又名土山药,栽於园圃者名「家山药」,家山药风味略逊於野山药。山药之型态,地下长大型块根为药用部分多为白色亦有紫色者,藤紫色,茎细有卷络,缠绕它物,叶对生,有长柄,呈心脏,形头尖锐,叶腋间开淡绿色之小花,朵朵缀为穗状,果实为有三个翅之蒴果。台湾生产之山药品质优良,尤其集中在南台湾为多,曾有大量出口之历史。
山药性平微温、味甘无毒,为入脾、肺、肾三经,山药成份含有自由氨基酸、黏蛋白、胆碱、淀粉 ? 、皂 ? 、多酚氧化 ? 、维生素 B1 、 B2 、 C 及矿物质钙、磷、铜、铁等。在药理作用有,益气补脾、滋补作用、能助消化、补虚劳益气力,并有缓泻祛痰等作用。久食也会使皮肤光滑、白嫩细腻,所以山药皆可为滋补及食疗佳品
芡实性味:甘、平涩、无毒。归经:入心、肾、脾、胃。
功效:健脾除湿,固肾益精。
主治:久泻不止,小便不禁,腰膝痛,湿痹,男子淋浊遗精,女子赤白带下。
禁忌:1、大小便不利者勿用。2、婴儿慎用。(芡实虽有健脾除湿之功,但其味涩,性质收敛,难于消化,多食易伤脾胃,壅气及易伤婴儿胃气。)
芡实薏仁粥
基本特点 此汤能帮助身体所有的排泄功能,例如排便、排汗,使湿热不会囤积体内而造成水肿与身体不适。
基本材料 材料:芡实、薏仁各150克,素肉、槟榔干各75克中药及仁;调味料:盐1小匙
做法:
1.芡实、薏仁均洗净,泡水1小时;素肉泡软、槟椰干均洗净,切片备用。
2.锅中倒入3杯水,放入芡实及薏仁煮开,改小火煮至软烂,再加入素肉及槟榔干继续煮5分钟,最后加入盐煮匀即可。
注意:此汤四季都适合饮用,尤其在夏天特别具有排除多余水分而达到身材紧致的功效。槟榔干、芡实、薏仁均含有各种纤维质,具有清肠、减少食量的效果,可避免夏天食欲增加而导致发胖。
1.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药及仁;"主筋急拘挛中药及仁,不可屈伸, 风湿 痹, 下气,久服轻身益气 。其根下三虫。"
2.《名医别录》中药及仁:"主除筋骨邪气不仁, 利肠胃 , 消水肿 , 令人能食 。"
3.《药性论》:"主 肺痿 肺气, 吐 脓血, 咳嗽 涕唾上气。煎服之破五溪毒肿。"
4.《 食疗本草 》:"去干湿脚气。"
5.《本草拾遗》:"温气,主 消渴 。"" 杀蛔虫 。"
6.《 医学入门 》:"主上气,心胸甲错。"
7.《本草纲目》:" 健脾益胃 , 补肺 清热, 去风 胜湿。炊饭食,治冷气中药及仁;煎饮, 利小便热淋 。"
8. 《药品化义》:“主治脾虚泻,致成水肿,风湿盘缓,致成手足无力,不能屈伸。盖因湿胜则土败,土胜则气复,肿自消而力自生。取其入肺,滋养化源,用治上焦消渴,肺痈肠痈。”
9.《本草经集注》:主治筋急拘挛,不可屈伸,风湿痹,下气。除筋骨邪气不仁,利肠胃,消水肿,令人能食。久服轻身益气。其根下三虫。
10.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利肠胃,消水肿,祛风湿,疗脚气,治肺痿,健脾胃。
11.《本草经解》: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,久风湿痹,下气,久服轻身益气。(糯米炒)
12.《本草备要》:泻水所以益土,故健脾。治水肿湿痹,香港脚疝气,泄痢热淋。益土所以生金,故补肺清热(色白入肺,微寒清热),治肺痿肺痛,咳吐脓血(以猪肺沾苡仁米服)。扶土所以抑木,故治风热筋急拘挛。
13.《本草撮要》:功专去寒湿筋挛,得麻黄杏仁治风湿周痹,得郁李仁治水肿喘急。以猪肺蘸末服,治肺痿肺痈,咳吐脓血。多食薏仁,令人健饭,大便燥结。
14.《本草蒙筌》:专疗湿痹,且治肺痈。筋急拘挛,屈伸不便者最效;(此湿痹证。)咳嗽涕唾,脓血并出者极佳。(此肺痈证。)除筋骨邪入作疼,消皮肤水溢发肿。利肠胃,主渴消。久服益气轻身,多服开胃进食。但此药力和缓,凡用之时,须当倍于他药尔。
15.《本草新编》:疗湿痹有神,舒筋骨拘挛,止骨中疼痛,消肿胀,利小便,开胃气,亦治肺痈。但必须用至一、二两,始易有功,少亦须用五钱之外,否则,力薄味单耳。薏仁最善利水,又不损耗真阴之气。凡湿感在下体者,最宜用之。
16.《本草易读》:利水泻湿,退热除淋。舒筋急拘挛,止咳唾脓血。治香港脚而除风,止消渴而杀虫。
17.《得配本草》:除筋骨中邪气不仁,(筋受寒则急,热则缩,湿则弛,寒热皆因于湿也。)利肠胃,消水肿。(合郁李仁更效。)治肺痿肺痈,开心气,并治香港脚、筋急、拘挛。(阳明主润宗筋,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,阳明虚则宗筋纵弛。)利小便热淋。杀蛔。配附子,治周痹。配桔梗,治牙齿 痛。配麻黄、杏仁、甘草,治风湿身疼。佐败酱,化脓为水。蘸熟猪肺,治肺损咯血。
18.《药鉴》:主筋急拘挛,风湿痹,除筋骨邪气不仁。肺痈脓血,干湿肺气。
19.《本草经疏》: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,除筋骨邪气不仁,利肠胃,消水肿令人能食。
20.《本草正》:味淡甘,气微凉,性微降而渗,故能去湿利水,以其去湿,故能利关节,除脚气,治痿弱拘挛湿痹,消水肿疼痛,利小便热淋,亦杀蛔虫。
21.《顾松园医镜》:燥脾湿而理痹症拘挛(地之湿气,感则害人皮肉筋脉。又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,此药性燥能除湿,味甘能补脾,兼淡能渗泄。总之湿邪去则脾胃安而中焦治,能荣养乎四肢,而通利血脉也。)祛肺热而治咳嗽(肺痈肺痈因肺热极所致)。止泄泻,消水肿(益脾除湿之功)。香港脚须用,痿 宜求(香港脚痿 ,皆属湿热)。健脾益胃,补肺清热,祛风胜湿之品。
22.《医学入门》:除风湿,筋挛骨痛难伸屈,消肺利肠除肺痿,令人能食性不急。
二、现代研究
1.成分:主含甘油三油酸酯、α-单油酸甘油酯、α-单亚麻酯、薏苡素等,还含薏苡仁多糖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:含甘油三油酸酯(C5HO4),不得少于0.50%。麸炒薏苡仁不得少于0.40%。
2.作用:本品有调节胃肠道、抗肿瘤、降糖、镇痛、抑制溃疡、免疫调节、抗肥胖、抗癌等作用。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治肺水肿,湿性胸膜炎,排尿障碍,慢性胃肠病,慢性溃疡。
3.报道:治疗扁平疣,以新收之薏苡仁与大米合作饭吃,每日1次,连续服用至愈止。治疗23例,经服药7~16天,11例痊愈,6例效果不明,6例无效。
正确炒薏米的方法如下:
1、准备好薏米。用清水洗净,晒干水分。将薏米放进锅中。
2、用小火炒至薏米焦黄,差不多历时1个小时左右。
3、将炒干炒香的薏米装入干净的瓶中,密封保存。食用时取2汤匙炒薏米,加入300ml开水浸泡。
写到这里,本文关于中药及仁和荖仁是什么中药的介绍到此为止了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