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胃炎中药,急性肠胃炎中药

同仁堂消费商 专栏 2022-11-17 96 0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肠胃炎中药,以及急性肠胃炎中药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治疗胃肠病常用的中药单方有哪些?

消导剂

(1)神曲

[单方]神曲(建曲)6~15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,每日2次。

[功效]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,用于萎缩性胃炎、消化道溃疡、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由于饮食积滞引起的消化不良。

(2)炒麦芽

[单方]炒麦芽10~15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,每日2次。

[功效]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,用于淀粉类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、小儿乳积。

(3)炒谷芽

[单方]炒谷芽10~15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,每日2次。

[功效]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,用于脾胃虚弱之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。

(4)焦山楂

[单方]焦山楂10~30克,神曲15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,每日2次。

[功效]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,用于肉食积滞。

(5)炒鸡内金

[单方]鸡内金。

[用法]炒后研面吞服,每次1~3克,每日3次。

[功效]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,用于小儿消化不良、食积,或脾虚胃弱之食欲不振。配神曲、山楂炭、枳实等治食积泄泻。

理气活血剂

(1)川楝元胡胶囊

[单方]川楝子粉0.5克,元胡粉0.5克,醋酸洗必泰0.2克。

[用法]三药混合均匀,装入胶囊为1次量,每日3次,饭前口服。

[功效]适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。

(2)消气粉末

[单方]鸡内金10克,香橼皮10克。

[用法]共研细末,每服1~2克。

[功效]治食积胃脘疼痛。

(3)五灵脂末

[单方]五灵脂、炒蒲黄各90克。

[用法]共研末。饭前冲服9克,每日2~3次。

[功效]消化性溃疡气滞血瘀证。

(4)姜黄炒香附

[单方]姜黄18克,炒香附15克。

[用法]共研末,每服2~3克。

[功效]治慢性气滞胃痛。

(5)两香汤

[单方]丁香、厚朴各3~6克,木香3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。

[功效]治慢性胃炎。

(6)苏梗炙杷叶汤

[单方]旋覆花(包)、苏梗各10克,炙杷叶(去毛)12克。

[用法]水煎温服。

[功效]可治慢性胃炎之嗳气不止。

(7)广木香末

[单方]五灵脂50克,广木香25克。

[用法]共研细末。每次5克,每日3次。

[功效]治慢性胃炎。

(8)桃仁五灵脂末

[单方]桃仁、五灵脂各15克。

[用法]微炒为末,米醋为丸如小豆粒大,每服15~20粒,开水送下,孕妇忌服。

[功效]治血瘀胃痛。

止血愈疡剂

(1)大黄粉

[单方]大黄粉适量。

[用法]每次3克,每日3~4次,温开水冲服。

[功效]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。

(2)三七白及大黄粉

[单方]三七粉3克,白及粉4.5克,大黄粉1.5克。

[用法]混合均匀,每日3克。

[功效]适用于胃脘痛瘀血证,呕血黑便者。

(3)地榆汤

[单方]地榆20克。

[用法]每日1剂,水煎,分3次服。

[功效]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。

(4)田七粉

[单方]田七粉。

[用法]口服,1次1~3克,1日3次。

[功效]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。

温中止痛剂

(1)荔枝核末

[单方]荔枝核适量,木香适量。

[用法]将荔枝核烧焦,每3克加木香0.5克。共为细末,热汤调下。

[功效]治疗胃寒气滞。

(2)干姜胡椒末

[单方]干姜10克,胡椒10粒。

[用法]共研为末。每日2次,水冲服。

[功效]治疗寒性胃痛。

(3)高良姜桂皮香附汤

[单方]高良姜15克,桂皮6克,香附9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。

[功效]治疗萎缩性胃炎。

(4)毕澄茄白豆蔻末

[单方]毕澄茄、白豆蔻各等份。

[用法]研末,每服1.5~3克。

[功效]治疗虚寒胃痛。

(5)葱头生姜贴

[单方]葱头带须30克,生姜15克。

[用法]捣烂炒热,用布包好,趁热敷在胃部。

[功效]治疗寒性胃痛。

益气养阴剂

(1)百合乌药汤

[单方]百合30克,乌药9克,延胡索9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。

[功效]治虚热胃痛。

(2)乌梅白芍砂仁末

[单方]乌梅2枚,白芍5克,砂仁1.5克。

[用法]焙干研末。冲服。

[功效]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。

(3)大枣红糖白芍汤

[单方]大枣、红糖、白芍各15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[功效]适用于慢性胃炎。

(4)枸杞子

[单方]枸杞子。

[用法]每次20克,每日2次,于空腹时嚼服,2个月为1个疗程。

[功效]适用于慢性胃炎。

(5)黄芪白芍汤

[单方]黄芪30克,白芍15克,桂枝、炙甘草各9克,干姜、木香各6克,红枣3枚。

[用法]水煎服。

[功效]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。

和中制酸剂

(1)诃子藿香白豆蔻末

[单方]诃子6克,藿香6克,白豆蔻6克。

[用法]共研末,每服3克,姜汤送下。

[功效]治慢性胃病恶心吐酸。

(2)番石榴末

[单方]番石榴30克。

[用法]焙干研细末,过筛。每日3次,每服9克,饭前半小时服。

[功效]治慢性胃病之胃酸过多。

(3)两贼末

[单方]乌贼骨9克,木贼草18克,川军9克。

[用法]共为细末,每服6克,开水送服,早晚各服1次。

[功效]治胃病吐酸水。

(4)香附高良姜汤

[单方]香附6克,高良姜3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。

[功效]适用于胃脘痛之泛酸明显者。

清热泻下剂

(1)钩藤番泻叶饮

[单方]番泻叶10克,钩藤10克。

[用法]开水浸泡,代茶饮,以大便通为度。

[功效]适用于各型便秘。

(2)苏子全瓜蒌汤

[单方]苏子10克,全瓜蒌30克。

[用法]水煎,早晚各服1次。

[功效]用于习惯性便秘或体弱、产后便秘。

(3)望江南汤

[单方]望江南30克。

[用法]煎汤口服。

[功效]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。

(4)槐角决明子饮

[单方]槐角10克,决明子10克。

[用法]泡水代茶,饮不拘时,味淡更换药物。

[功效]用于便秘且有高血压病者。

(5)当归肉苁蓉饮

[单方]当归20克,肉苁蓉20克。

[用法]沏水代茶饮。

[功效]用于治疗阴虚血亏,肠中干燥而便秘者。

(6)白蜜汤

[单方]白蜜化汤,加入玄明粉10克。

[用法]空腹服。

[功效]适用于习惯性便秘。

(7)菊花大黄饮

[单方]菊花10克,生大黄10克。

[用法]开水浸泡,代茶饮,以大便通为度。

[功效]用于高血压病人的便秘。

收敛止泻剂

(1)乌贼骨末

[单方]乌贼骨500克。

[用法]焙干研细末,温开水冲服。每日3次,每次6克。

[功效]用于治消化性溃疡、慢性胃炎、吐酸、黑便者。

(2)双黄汤

[单方]葛根10克,黄连、黄芩各6克,甘草3克。

[用法]水煎服。

[功效]治疗热泻。

(3)五倍子末

[单方]五倍子不拘量,醋适量.

[用法]炒研细末。每次服3克,米汤送下,日服2次。

[功效]治疗慢性肠炎久泻不止。

(4)鹿衔草干叶汤

[单方]鹿衔草干叶200~250克,水1000~2000毫升。

[用法]文火煮沸30分钟,滤出药液,分6次服完,每日3次,10~15天为1个疗程,连服1~2个疗程。

[功效]可治感染性腹泻、慢性菌痢(休息痢)。

(5)无花果叶末

[单方]无花果叶100克,红糖50克。

[用法]将鲜叶切细,加入红糖同炒研末。顿服。

[功效]治疗久泻不愈。

肠胃炎中医是怎么调理的?

第一、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

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,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,采用茯苓、白术、黄芪、党参、薏仁米、陈皮等中药进行治疗,前4种中草药有健脾胃的作用,而薏仁米有化湿的作用。另外,若是受到病菌的感染时,也可以用黄连和黄芩来进行清热解毒。

第二、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

采用中药进行灌肠,可以起到清热解毒、以及活血化瘀、还有敛疮生肌的作用。不过在使用中药进行灌肠时,需要特别注意,要确保灌肠液的温度要适中,不要过热。然后就是灌肠液不要过量使用,另外,就是患者在灌肠的时候,要注意体位要合适。

第三、其他治疗方法

除了以上这两种常用的方法来治疗肠胃炎外,还可以采用针灸治疗、以及穴位贴敷,还有穴位埋线等方法进行治疗。其中使用针灸治疗,是通过刺激对应的穴位,可以起到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,再配合服用一些补脾益肠的中药,其治疗效果更佳。

急性胃肠炎的中药方剂

现在有很多的患者在遇到 疾病 的时候,首先会选择用 中药 来治疗,说是效果好一些。那么急性肠 胃炎 治疗的中药处方有哪些?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急性胃肠炎的中药 方剂 相关资料,希望能帮到你。

急性胃肠炎的中药方剂

急性 肠胃炎 治疗的中药处方(一)脾胃气虚,中气下陷。治法补中益气止泻。方名益气汤。组成黄芪12克,薏苡仁12克,党参10克,获苓10克,血余炭10克,赤石脂10克,白芍10克,白术炭6克,陈皮炭6克,柴胡6克,厚朴6克,黄连6克。用法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
中药处方(二)脾失健运, 湿热 蕴于肠中,肝脾气滞。治法健脾温中,清肠化湿。方名温中汤。组成党参9克,白术9克,炮姜3克,炙甘草6克,茯苓9克,防风9克,焦神曲9克,焦山楂9克,陈皮6克,白芍12克,秦皮12克。用法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
中药处方(三)肝肾阳气虚弱,运化失职。治法温阳益气,涩肠止泻。方名赤石脂汤。组成附子9克,黄芪9克,当归9克,桔梗9克,石榴皮9克,川楝子9克,肉桂3克,黄连3克,炮姜6克,诃子6克,赤石脂30克,肉豆蔻1.5克。用法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
此外,肠胃炎患者在恢复期间食欲不振,可吃些清淡、易 消化 的食物。幼儿可吃稀粥、面食、苏打饼干、苹果、香蕉等。至于一岁以下的孩子,以婴儿配方 奶粉 为主食的婴儿,可将奶粉冲稀一些,或改用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,待症状改善再将奶粉调回原来的浓度。

通过上述我们的对急性肠胃炎治疗的中药处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,不过大家在服用的时候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,以免服用方法不正确影响药物的药效。

有效治疗胃炎的中医药方

由于很多的胃炎患者都是由于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导致肠胃炎中药,现在治疗胃炎的方法是有很多的肠胃炎中药,那么中医治疗胃炎的药方都有哪些呢?以下是肠胃炎中药我为你整理的治疗胃炎的中药方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
治疗胃炎的中药方

1.蒲公英汤治胃肠病

[配方]蒲公英叶和根混合。

[制用法]水煎服。

[功效]强化胃肠。用治因饮食不慎而导致的消化不良。

2.黄蒿汤治胃脾虚寒消化不良

[配方]黄蒿克。

[制用法]水煎服。

[功效]用治胃脾虚寒、消化不良。

3.三棱莱菔子汤治胃炎消化不良

[配方]三棱、莱菔子各适量。

[制用法]水煎服。

[功效]用治胃炎、消化不良。

[制用法]水和为丸,如梧子大。煮令熟,盐少许,和汤汁空腹吞下。

[功效]用治脾胃虚弱、食而不化、汤饮不下、呕逆反胃。

4.五灵二丑香丸治食积肿痛

[配方]五灵脂、香附、黑丑、白丑。

[制用法]将香附去毛,水浸1日,与五灵脂研末;二丑共研为末,一半微火炒黄,半生用,和匀,以醋糊为丸,如萝卜子大。姜汤送下。

[功效]此方药料寻常,功效甚大,消食、消积、消痞、消肿、消痛、消气、消血、消嗝、消胀、消虫、消痢。用治食积肿痛。兼治痰迷心窍,有病则除,神效无比。药到病除,无不即愈。

5.猪血粉治胃滞胀满

[配方]猪血(不着盐)适量。

[制用法]去水晒干,研为细末。酒服,取泄。

[功效]用治中满腹胀。旦食不能暮食。

胃炎的饮食禁忌

(1)忌饮食无规律肠胃炎中药:胃炎的饮食原则上应清淡、对胃黏膜刺激小的为主,但并非清淡饮食就能缓解病人的症状。应以饮食规律,勿过饥过饱,少食多餐为原则。尤其是年老体弱,胃肠功能减退者,每日以4~5餐为佳,每次以六七成饱为好。食物中注意糖、脂肪、蛋白质的比例,注意维生素等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含量。

(2)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肠胃炎中药:乙醇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层,对胃黏膜有较大的损害,人们在吸烟时候,烟雾中的有害物质,溶解并附着在口腔、咽喉部,随吞咽进入胃内,这些有害物质对胃黏膜也有很大损害。因此,急、慢性胃炎患者,一定要戒除烟酒,以免加重病情,甚至造成恶性变。

(3)忌过冷、热、硬食物:过凉的食物和饮料,食入后可以导致胃痉挛,胃内黏膜血管收缩,不利于炎症消退;过热的食品和饮料,食入后会直接烫伤或刺激胃内黏膜。胃炎病人的食物应软硬适度,过于坚硬粗糙的食品、粗纤维的蔬菜、用油煎炸或烧烤的食品,食用后可加重胃的机械消化负担,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损伤,加重黏膜的炎性病变。

(4)忌不洁饮食:胃炎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,尤其是夏季,生吃瓜果要洗净,不要吃变质食品。因为被污染变质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,对胃黏膜有直接破坏作用。放在冰箱内的食物,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,如发现变质,要坚决扔掉,禁止食用。

胃炎的食疗方

1.白扁豆汤白扁豆30克,大枣20克,白芍、陈皮各6克。将白扁豆、大枣洗净,与白芍、陈皮同放入沙锅中,加水0毫升煎煮,去渣取汁800毫升,温服。有益气健中、运脾化湿的。

2.山药半夏粥山药50克,半夏15克,粳米克,白砂糖适量。将半夏用温水淘去矾味,入沙锅水煎,去渣取汁约200毫升,入粳米煮粥,粥将熟时入山药末,再煎二三沸,粥成后加白砂糖适量,每日早晚分服。有补脾益胃、降逆止呕的。

3.鲤鱼汤面活鲤鱼1条,牛肉30克,挂面50克,食盐少许,生姜适量。将鲤鱼宰杀,去鳃、鳞及内脏,洗净,与牛肉、生姜同入锅中,加清水适量,煮至汤呈乳白色,再下挂面,煮片刻,加食盐调味即可。有益气健胃的。

4.丹参糯米粥丹参、红花、当归各15克,糯米150克。将诸煎,去渣取汁,入糯米煮粥,调味后空腹食用。有活血化淤、通络止痛的。

猜你喜欢:

1. 治疗胃病的常用药有哪些

2. 诱发胃病的原因有哪些

3. 目前检查胃病的方法

4. 慢性胃炎可以怎样去养胃

5. 常见的胃病有哪些

肠胃炎的中药治疗?

治疗肠胃炎的中药:

治疗肠炎的中药方一:熟地15克,山药12克,炒扁豆12克,炮姜9克,吴茱萸6克,炒白术15克,炙甘草6克,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
治疗肠炎,腹泻久治不愈,进食生冷物则泻,腹部怕冷,饮食不香等。

写到这里,本文关于肠胃炎中药和急性肠胃炎中药的介绍到此为止了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评论